首页 » 西藏旅游攻略 » 西藏土特产 » 风干牛羊肉

风干牛羊肉


风干牛羊肉

风干肉是非常有特色的西藏食品。每年年底,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,藏族人民就把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的地方自然风干,到第二年的二、三月份就可以食用了。经过风干的牛羊肉肉质松脆,口味非常独特。由于西藏各地气候都比较高寒,干肉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质,因此吃风干牛羊肉在西藏非常盛行。

受地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,西藏人都喜欢吃肉,但是只吃偶蹄类的牲畜,如牦牛和绵羊,不吃奇类的牲畜,如马驴和骡等。他们更不喜欢吃山羊肉,认为山羊的肉容易伤肾。西藏还有一句谚语“山羊肉上不了席”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藏族人宰牲畜大多在初冬进行,因为此时牛羊正肥,非常有利于在高原的寒冬中进行冰冻。宰牛的方法主要是闷死,为的是让血留在体内;宰羊时要先缠住四脚,然后用短刀子直刺至心脏。

在西藏,干肉主要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整个保存起来,在藏语中叫“歇考”,意思是整个肉腔;还有一种是切成一尺长、一寸宽左右的肉条,挂在墙壁上风干。西藏最著名的干肉产在羊卓雍错湖边,被称为“羊卓干素”。

风干肉也是藏族地区牧民的一种主食,在羊卓雍错地区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的晒肉房。房子的四壁都是墙,只有一个小天窗通风,一般在藏历十月的冬宰期间用得最多。

现在,西藏的风干肉主要以羊肉为主,整只或切割成细条的都有。在羊卓雍错丰富野生植被及略微含盐湖水的供养下,这里的羊肉肉质独特,制作风干肉不需过多任务序就带有一股淡淡的盐渍味,吃起来口感非常好,是款待宾客的上佳食品。在古代,风干肉还经常作为供品供奉给藏族政府享用。

 

Top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