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西藏旅游攻略 » 西藏文化 » 西藏民族

西藏民族


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,其它还有汉族、回族、门巴族、珞巴族等。未识别民族有夏尔巴人和僜人,其人数较少,只有2000余人。

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,历史悠久,据史书记载,早在秦汉以前,藏族先民就已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生活了。藏族居民的生产主要以牧业为主。藏族人一般以青稞豌豆等炒熟磨成的糌粑(炒面)为主食,喝酥油茶和奶茶,节庆喜宴中喝青稞酒。他们爱吃酥油(黄油)、奶酪等乳制品和牛羊肉,但不食奇蹄类兽肉。藏族群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。藏传佛教信徒家家供有佛龛,胸前挂金属佛盒,手摇转经筒,进入寺庙朝拜。尤其是藏历新年、雪顿节、望果节等盛大的传统节日,各大寺庙的朝拜者络绎不绝。藏族盛行天葬和水葬,但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,藏族人不喜欢外人参观其过程。

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,大多数聚居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,其余居住在墨脱、林芝等地。有人口5万余人,主要从事农业生产。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。“门巴”,意为“住在门隅的人”,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,新中国成立后,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。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但是没有文字,他们多通晓藏语,通用藏文,普遍信仰藏传佛教,在一些地方也信仰原始巫教。门巴族人穿红色氆氇长袍,头戴褐色小帽或黑色毡帽。男女均嗜好喝酒和吸鼻烟。

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,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,以米林、墨脱、察隅、隆子、朗县等地最为集中。珞巴族自称“博嗄尔”、“朗那普巴”,“珞巴”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,意为“南方人”。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,主要有“博嘎尔”、“宁波”、“邦波”、“德根”、“阿迪”、“塔金”等。新中国成立后,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在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。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,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,多使用藏文。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,擅长竹编。男子一般穿羊毛及腹坎肩,戴圆形盔帽;女子穿圆领窄袖短衫和略过膝部的筒裙,小腿扎裹腿。

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的主新乡和定结县的陈塘乡。夏尔巴人聚居地靠近喜马拉雅山区,海拔近5000米,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,有“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”之称。 除农业活动和牧牛外,夏尔巴人也做羊毛加工。夏尔巴人与居住在尼泊尔境内的舍尔巴人在语言文化、衣着服饰、生活习俗方面比较相近,来往也很密切。夏尔巴人能歌善舞,歌唱曲调悠扬婉转,其舞蹈与尼泊尔、巴基斯坦有些民间舞蹈很相似。男子一般穿白色镶黑边的短袖外套;女子穿色彩艳丽的长袖衫和花筒裙,外罩一件手工制作的羊毛坎肩。

Top
x